Featured Posts

「哎呀,感情本來就沒有對錯。」

這句話,是很多人用來安慰別人的話,也是很多人在被安慰的時候經常聽到的話。

PTT的BG版上,天天都會出現各種關於戀愛的疑難雜症,而PO文者也期待鄉民可以為他指點迷津,或是可以成功獲得一些拍拍,但這些疑難雜症的情境,真的都「沒有對錯」可言、也就是「無涉道德問題」嗎?

A:「我男朋友經常不事先跟我報備,就跟別的女生單獨出去吃晚餐。」
B:「我男朋友說他週末要跟一個女同事單獨出遊,而且是有過夜的那種。」
C:「昨天我跟我女朋友為了一件事情在爭執,結果她一氣之下竟然賞了我一巴掌,雖然她馬上就跟我道歉......」
D:「我女朋友昨天跟我說她很累,想在家休息,結果我不小心開了她iPhone的定位發現她昨晚12點人在陽明山。」
E:「我男朋友最近下班之後,就是一直打電動,然後就去睡覺,想跟他講個電話,他就說他很累。」

遇到上述這些情境,到底該「怎麼辦」?這個問題,當然沒有標準答案,可是這並不代表「這些事情無涉道德」。

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,可能得先定義何謂「道德」,但這個問題實在也很難有個標準答案,畢竟這是在哲學領域中,已被討論超過千年的老問題。在瞭解這個詞彙之前,可以先複習一下以下這些我們可能聽過的句子:

闖紅燈不道德。
偷東西不道德。
亂罵人不道德。
作弊不道德。
頂撞師長不道德。
打人不道德。
隨機殺人不道德。
貪污不道德。
同性戀不道德。
劈腿不道德。
說謊不道德。

所以,到底什麼是道德?什麼是不道德?

就像上面提到的「同性戀不道德」一例,有些道德標準可能是來自於「社會文化」,有些道德標準可能是來自於「宗教信仰」,但到底人們應該遵守的道德標準是誰說了算?是老師說了算?父母說了算?神父說了算?還是我說了算?如果每個人說的都算,那還有道德可言嗎?

在西方經過科學革命、宗教革命、啟蒙運動之後,現代人的道德觀,逐漸從過去的根植於某些教義或社會倫理,轉變成以「人權」、「自由」作為標準,因為沒有人可以證明到底誰才是對的,所以,如果你有你的道德觀,那你就儘管去遵守,但不要硬把這套標準套到我身上、干涉我的自由。

除了自由以外,現代社會的道德準繩還包含「承諾」或者「遵守契約」,簡單來說,正是因為現代人擁有了這些自由,所以人與人在互動時,基本上是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做決定,但如果其中一方違背了兩人(或多人)之間的契約,那這種基於自由意志的互動模式就會逐漸瓦解,因為人們將會失去對其他人的信任,任何承諾都不再有意義。你付了錢,老闆可以給你假貨;你匯了款,賣家可以不出貨;對方答應你隔天要約會,他可以突然消失。

即便是談戀愛,終究還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分,那又怎麼可能自外於這些道德規範呢?

雖然說,即便理解了這些道德問題,但最後你到底要不要「接受這些不道德,繼續跟對方交往」,這又是另一件事情了。無論你要不要這麼做,這是你的「選擇」,但請別再提「感情本來就沒有對錯」這種不願正視問題、又假裝客觀中立的說法了。
圖片來源:xlordashx,CC Licensed


在進入正題之前,先來回顧幾個我們都很熟悉的場景。

場景一:

一群姊妹淘聚在下午茶店,一邊吃著草莓鬆餅,一邊討論著各自的「擇偶條件」。

A:「不能太矮吧,我覺得身高至少要175。」
B:「穩定的工作,最好是想要在30歲之前生小孩。」
C:「阿不就高富帥嗎哈哈哈哈哈哈,好啦,再加個孝順的條件好了。」
D:「幽默吧,我真的受不了那些跟他說什麼都只會『嗯嗯喔喔』的理工宅男。」

場景二:

一對情侶在睡前聊天聊到一半,女方突然提出「你到底喜歡我哪裡?」這個問題。

男:「因為你講話很有趣啊,而且孝順。當然我不能否認啦,長得好看、大眼睛、雙眼皮,加上皮膚很白......」

女:「是喔,那如果出現另一個女生,她講話比我有趣、比我孝順、眼睛比我大、雙眼皮比我深、皮膚比我白,你要選我還是選她?」

男:「......」

正題開始

大家有沒有想過,當我們在列出自己的「擇偶條件」的時候,是不是同時就意味著:在你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的同時,你只是把對方當做用來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?

你愛的到底是他這個人,還是只是愛他身上的這些特質?

許多PTT的鄉民都看不慣女生把男生當「工具人」、「駝獸」或只想跟「高富帥」在一起,如果先撇開魯蛇酸葡萄的心態,其中更深層的價值問題,也許是因為看不慣她們這樣「利用對方」,利用對方讓自己出門更方便、利用對方讓自己更有面子、利用對方讓自己未來能過更舒服的生活。先不論被利用的人是否出於自願,如果雙方交往是基於這種互相利用的心態,那還有「感情」可言嗎?

那麼,再往前推一點,是不是所有先決定擇偶條件、再根據這些條件去尋找伴侶的人,都只是在把對方當作滿足自己需求的工具呢?如果把所有喜歡的「理由」一一拆解,最後,似乎只會剩下「不知道欸,就是感覺對了吧」這個不太像是理由的理由。

這樣想過一遍之後,問題來了。那我們到底要如何判斷,我並不是像前面說的那樣,因為我需要對方的這些特質,所以選擇跟對方在一起,而是「真心想跟對方在一起」呢?這是個好問題,但我真的沒有好答案。

如果從這個角度思考學生戀愛呢?

跟出了社會、已經「成熟」的大人們比起來,學生因為還沒開始面對結婚、經濟壓力、父母想抱孫子等問題,所以在選擇對象的時候,反而比較不需要考慮這麼多「擇偶條件」,因此,在學生時代談的戀愛,「將對方當工具」的成分就會比較低。

這種硬是把問題推向極端,而讓矛盾產生的想法,可能會讓很多人都不能接受。但事實上的確如此,隨著我們漸漸長大,得到越來越多來自外在的壓力,我們不得不多為自己著想,並且,在做每個選擇的時候,開出一些條件,無論要求薪水不能只有22K,或是認為這張保單的投資報酬率應該要超過3%,以及,希望另一半可以符合這些「擇偶條件」。

如果人生就是這麼不完美,在長大以後,連談個戀愛都不能這麼「純粹」,那麼,我們是不是更應該鼓勵那些還沒承受這些壓力的學生,好好趁著青春時光,談一場「不需要談條件」的戀愛呢?

圖片來源:johnnyvintage,CC Licensed

這兩天最熱的事件,應該就是登上各大報頭版的「台大生爬山募50萬挨轟」這則新聞了。

其實不只台大學生,幾乎所有想要「出人頭地」的學生,在進入大學之後,都知道要學習「獨立思考」、「解決問題」、「面對人生」......等能力,然後就去報名一些奇怪的、名為「領導訓練」的學程。

為什麼這些「顯學」只存在於大專院校?因為我們一改再改的教改,終究還是在各種「填鴨式教育」中變形來、變形去,使得學生無法在接受基礎教育的過程中,得到「獨立思考」、「解決問題」、「面對人生」等能力。

如果我們同意這些能力對於人生而言,的確是重要的,而調整教學方式又不是一蹴可幾的任務,那麼,我們應該要鼓勵學生去談戀愛,因為談戀愛能夠同時達成以上目的。

通常,在談戀愛的過程中,一個人幾乎可以把「分析問題」、「提出解決方式」、「解決問題」這整個流程走一遍。

例如,在試圖追求另一個人之前,總是需要先分析對方的喜好、自己的優缺點,甚至是畫一張自己和競爭對手的「勝負分析圖」,想得多一點的人,甚至會把外在因素也考慮進來,例如「明年就要準備學測了」、「他們家很有錢、但我們家沒這麼有錢」等等。把這些問題都走過一遍之後,其實就完成了「分析問題」這個步驟,假掰一點,可以稱之為SWOT分析。

接著,你會對自己的處境稍微了解,並開始思考:如果我要追到這個人,那我應該怎麼做?我應該要開始理解對方的喜好,讓我們之間有話題可聊?開始向對方示好,但怎麼做才不會太超過?如果要告白的話,我有製作影片的技能,所以可以做一支很厲害的影片?或是,我有很多朋友,所以可以搞個大排場的告白儀式?這裏,是「提出解決方式」的階段。

再來,就是開始「解決問題」。例如,你可能要開始跪求自己的朋友們幫你一起準備這場轟轟烈烈的告白,並欠下一屁股的人情債;或是在下次段考的時候,擠進全班前十名,讓你爸媽不再對你週末的行程有意見;或是在女朋友月經來的時候,趕快上網查查「月經來應該吃什麼」。在這過程中,你還可能遇上各種你之前沒想到的問題,例如正要放煙火的時候,卻發現沒有賴打,只好趕快請朋友去校門口的警衛室跟伯伯借一支。在「解決問題」的過程中,通常伴隨著「危機處理」能力的養成過程。

談戀愛除了能訓練一個人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同時也能教你如何面對「沒有標準答案」的人生。

面對戀愛,跟面對一張考卷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。考試總是有標準答案,但戀愛沒有。

戀愛跟人生一樣,總是起起伏伏又千變萬化。可能需要抉擇今天到底要陪另一半,還是跟朋友出去鬼混?對方最近剛好很忙,那我要不要等他忙完,一起講完電話再睡覺?這些問題通通沒有標準答案。若你已經習慣處理這種問題,那麼,等你開始正式面對人生的時候,你就比較不會為這些事情感到困擾,例如,我到底該不該先停止升學去找工作。

談戀愛的過程,就是一個人跟另一個人的相處。沒有標準答案、也沒有柯P最愛的SOP(標準作業流程),在這過程中,能夠「信奉」的守則,大概就是「溝通」而已。沒有人能夠真的完全了解另一個人,畢竟,多數人甚至連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了,如果希望每件事情都能讓雙方滿意,唯一能做的,就是不斷的溝通,交換彼此的想法。一旦認識的人越來越多,遇到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也越來越多時,就能感受到「溝通」的重要性了。

最後,最重要的是,比起人生中的許多事情,讀書、考試、工作、賺錢......,談戀愛應該是「不爽不要做」排行榜的第一名了吧。沒有人逼你一定要喜歡上這個人,也沒有人逼你一定要跟誰在一起,當你決定要談這場戀愛時,這件事情就已經是你「真正想做」的事情了,人的一生中可能找不到幾件「自己真正想做」的事,如果這件事發生了,那還有什麼不做的道理呢?

圖片來源:ricricciardi,CC Licensed



近一個月,台灣的教育界發生了兩件非常熱門,而且我認為是高度相關的事情:

1、會考寫作「捨不得 」 又爆爺奶死亡潮
2、學生校外放閃惹議大安高工草擬「禁愛令」

「你懂什麼是愛嗎?乖乖讀書,長大以後再談戀愛!」是絕大部份台灣學生在求學過程中,都會聽到的一句話,當然,都來自家長與老師之口。

我們的教育,總是不鼓勵學生用個各種方式展現自己的情感,大人們頒佈了一系列諸如「不准哭」、「不准談戀愛」的禁令。當然,我也懷疑我們的教育,在不鼓勵探索「感性」的同時,真的有成功地鼓勵學生探索「理性」,我認為目前教育鼓勵的應該是「奴性」。

教育,本該是讓學生探索自己、並理解人類本身各種方方面面的過程。但這些莫名的枷鎖卻一直被強加在那些,理應是對自己、對別人最充滿好奇的青少年身上。

「我好像有點喜歡那個男生欸」、「我昨天跟我女朋友分手了」、「我們明明在一起三年多,但他昨天竟然跟我說,我們不適合」、「我喜歡的女生要轉學了」、「我好像喜歡男生欸」......

這些明明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,但我們的學校與家庭教育,卻往往採用「眼不見為淨」的處理方式。

下場是什麼?

下場是,問題依舊存在,而學生只好用「自己的方式」尋找問題的答案:向同儕求助、讓情緒爆發、跟家人大鬧一場、離家出走、甚至是永遠離開這個世界

既然每個人都曾經當過青少年,也都曾經有過那段迷惘與好奇,那為何要阻斷學生的求知慾,並要求下一代走一樣的路,繼續維持這種「無知」?

老師和家長會不會教是一回事,但大人們總該意識到這個問題是該被解決的吧?

講得誇張一點,像那些「台大生殺女友」的新聞,背後的成因,除了歸咎於殺人者個人的情緒控管不良,我們是否想過,這麼一個在台灣教育制度中的佼佼者,不是應該是個聰明人嗎?為什麼他對於戀愛關係或是個人情感的駕馭,如此失能?

這難道不能把一部份的原因,歸咎於我們的教育不斷避談「情感」的問題嗎?

而這種扼殺學生「發展自我」的教育文化,當然會演變成「有68%學生以『與爺爺奶奶分離』作為會考作文《捨不得》的主題」這般詭異現象。

圖片來源:蘋果日報

雖然已有人證明,這個數字的確是有可能的。但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,在近20年的台灣社會中,如果你跟我一樣是20幾歲的人,你應該知道,多數家庭都是「小家庭」,也就是只跟父母親同住的家庭。

在這前提下,有多少小孩,尤其是才剛滿15歲的小孩,能跟爺爺奶奶輩有多親密的接觸?有多少人是過年才回家看一次阿公阿嬤?加上語言隔閡,即便遇到爺爺奶奶,也只能用很破的台語、客家話或原住民話與他們寒暄兩句。

如果你生命中的情感經驗也是如此,在看到作文題目是《捨不得》的時候,你想到的會是「爺爺奶奶往生」,還是「跟男/女朋友分手」?

可是,就像前面說的,平時的教育環境就不斷鼓吹著「禁愛文化」,即便這些情感經驗是真切而且深刻的,學生又怎敢在考場上,勇敢地違背受教育過程的終極目標--「在升學考試拿高分」,並且寫出那些象徵著不守規矩、且平時就被禁止的戀愛/情感經驗?學生當然只能請爺爺奶奶出來救援啊!

講到最根本的問題,依然是台灣的教育並不重視「讓孩子自由發展自我」這件事:

不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情感去好好談場戀愛,也不讓孩子根據自己最真實的經驗寫下帶有生命溫度的作文。

btw,我是一個非常「理性」、缺乏感受力的人,我之所以能夠逐漸發現「原來人類的情感是如此豐富」這件事,得感謝我的文青朋友不斷在instagram上發布各種情感濃稠的文字,讓我得以不斷反思台灣教育缺乏「情感教育」這件事。

圖片來源:notarivs,CC Licens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