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教育的「禁愛文化」,讓學生只寫得出以爺奶往生為題的《捨不得》



近一個月,台灣的教育界發生了兩件非常熱門,而且我認為是高度相關的事情:

1、會考寫作「捨不得 」 又爆爺奶死亡潮
2、學生校外放閃惹議大安高工草擬「禁愛令」

「你懂什麼是愛嗎?乖乖讀書,長大以後再談戀愛!」是絕大部份台灣學生在求學過程中,都會聽到的一句話,當然,都來自家長與老師之口。

我們的教育,總是不鼓勵學生用個各種方式展現自己的情感,大人們頒佈了一系列諸如「不准哭」、「不准談戀愛」的禁令。當然,我也懷疑我們的教育,在不鼓勵探索「感性」的同時,真的有成功地鼓勵學生探索「理性」,我認為目前教育鼓勵的應該是「奴性」。

教育,本該是讓學生探索自己、並理解人類本身各種方方面面的過程。但這些莫名的枷鎖卻一直被強加在那些,理應是對自己、對別人最充滿好奇的青少年身上。

「我好像有點喜歡那個男生欸」、「我昨天跟我女朋友分手了」、「我們明明在一起三年多,但他昨天竟然跟我說,我們不適合」、「我喜歡的女生要轉學了」、「我好像喜歡男生欸」......

這些明明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,但我們的學校與家庭教育,卻往往採用「眼不見為淨」的處理方式。

下場是什麼?

下場是,問題依舊存在,而學生只好用「自己的方式」尋找問題的答案:向同儕求助、讓情緒爆發、跟家人大鬧一場、離家出走、甚至是永遠離開這個世界

既然每個人都曾經當過青少年,也都曾經有過那段迷惘與好奇,那為何要阻斷學生的求知慾,並要求下一代走一樣的路,繼續維持這種「無知」?

老師和家長會不會教是一回事,但大人們總該意識到這個問題是該被解決的吧?

講得誇張一點,像那些「台大生殺女友」的新聞,背後的成因,除了歸咎於殺人者個人的情緒控管不良,我們是否想過,這麼一個在台灣教育制度中的佼佼者,不是應該是個聰明人嗎?為什麼他對於戀愛關係或是個人情感的駕馭,如此失能?

這難道不能把一部份的原因,歸咎於我們的教育不斷避談「情感」的問題嗎?

而這種扼殺學生「發展自我」的教育文化,當然會演變成「有68%學生以『與爺爺奶奶分離』作為會考作文《捨不得》的主題」這般詭異現象。

圖片來源:蘋果日報

雖然已有人證明,這個數字的確是有可能的。但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,在近20年的台灣社會中,如果你跟我一樣是20幾歲的人,你應該知道,多數家庭都是「小家庭」,也就是只跟父母親同住的家庭。

在這前提下,有多少小孩,尤其是才剛滿15歲的小孩,能跟爺爺奶奶輩有多親密的接觸?有多少人是過年才回家看一次阿公阿嬤?加上語言隔閡,即便遇到爺爺奶奶,也只能用很破的台語、客家話或原住民話與他們寒暄兩句。

如果你生命中的情感經驗也是如此,在看到作文題目是《捨不得》的時候,你想到的會是「爺爺奶奶往生」,還是「跟男/女朋友分手」?

可是,就像前面說的,平時的教育環境就不斷鼓吹著「禁愛文化」,即便這些情感經驗是真切而且深刻的,學生又怎敢在考場上,勇敢地違背受教育過程的終極目標--「在升學考試拿高分」,並且寫出那些象徵著不守規矩、且平時就被禁止的戀愛/情感經驗?學生當然只能請爺爺奶奶出來救援啊!

講到最根本的問題,依然是台灣的教育並不重視「讓孩子自由發展自我」這件事:

不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情感去好好談場戀愛,也不讓孩子根據自己最真實的經驗寫下帶有生命溫度的作文。

btw,我是一個非常「理性」、缺乏感受力的人,我之所以能夠逐漸發現「原來人類的情感是如此豐富」這件事,得感謝我的文青朋友不斷在instagram上發布各種情感濃稠的文字,讓我得以不斷反思台灣教育缺乏「情感教育」這件事。

圖片來源:notarivs,CC Licensed